找到相关内容27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五代时期的佛教

    三讲座,阅藏一遍。智佺(后周)讲《百法论》百?啾?登座多不临文,但凭记忆讲述,却极流畅详尽,阅藏三遍以为参考。   文辇(南唐)习禅,也览大藏三遍,以佛言为定量。义楚(后周)精于《俱舍》,讲《圆晖疏》十余遍,也阅藏三过,并纂成类书《释氏六帖》二十四卷,今犹存。   五代时佛教艺术无大发展。如在教煌石窟,五代所筑窟存三十三个,其中塑像仅保存了唐代的旧规模,壁画也缺乏生气。惟雕像之存于杭州南山区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64180268.html
  • 我的宗教体验

    我因找不到阅藏头路,就依他的话,从大藏经最前的大般若经看起。  看了个把月,身心渐渐的安定了。四百卷的大般若尚未看完,有一日、看到「一切法不可得,乃至有一法过于涅盘者,亦不可得」!身心世界忽然的顿空,...

    太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40244528.html
  • 亲近弘一大师学律和办学的因缘

    ,前后判若两人。他于一九一八年三十九岁在杭州出家,到六十三岁在泉州圆寂,僧腊二十五年,自始至终过着依律修持的生活。综观其出家以后的生活,虽行踪无定;但多数时间,都选择寂静的兰若,不是闭关阅藏,就是从事...

    瑞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72054665.html
  • 结夏安居

    丛林、百丈立清规以前,禅僧大多居住在律院中,禅门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坐禅,因此可以说天天都是安居。乃至今日,一般佛教学院的生活,每日阅藏读经、禅修念佛,实质上也就是一种的安居修行生活。   [注释] 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44755168.html
  • 六度万行是修菩萨道的根本

    ,居法雨寺三十余载而不出山,故能阅藏三遍、念佛功深而大弘净宗。我等凡夫后学,当勤精进,慎勿放逸!   禅定度为六度之五,梵语禅那,译为静虑,如果能心止一境思维研修,则可得定,故名禅定。禅亦可分三种:1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90560755.html
  • 创办佛教弘誓会的释式海(慈舟)

    卷的《大般若经》,就发生了咯血之症,这当然是患了肺结核症的症状。不得已阅藏中辍,回到常乐寺休养。  身体康复后,他朝礼普陀山,在普陀山寺听讲《法华经》,以后又到新昌大佛寺听《法华经》,这样过了两三年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52263306.html
  • 我的修行体验

    “看藏经不可东翻西找,要从头依次地看到尾”。当时我因找不到阅藏思路,就依他的话,从大藏经最前的大般若经看起。  看了个把月,身心渐渐的安定了。四百卷的大般若尚未看完,有一日看到“一切法不可得 ,乃至有...

    太虚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2870528.html
  • 三种精神和三大宿愿——慈航法师留给后人的启示

    率领的中国佛教国际访问团出访东南亚。后留在新加坡、马来西亚,闭关阅藏,讲经说法,创办《人间佛教》月刊。1948年应台湾桃园中坜圆光寺之请,到台创办台湾佛学院,后驻锡汐止秀峰山弥勒内院,授课讲学,不遗余力...

    方立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363179613.html
  • 人学佛之后如何做人

    你对为人处事方面看得清清楚楚,知道何为善何为恶,哪些该做,哪些不该做,这样你还愁做不好人吗?印光法师就是一个明证,印光法师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成就,和他当初在普陀山的三十年阅藏是分不开的。所以可以说深入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512887494.html
  • 《从游心法海六十年》谈印顺导师之佛学思想

    所以,在闽院住了不到一年,就又回到普陀山慧济寺自求充实。  在慧济寺的藏经楼,印公足足用了三年的时间,昼阅大藏经,夜则继续研究三论与唯识。印公在总结这段阅藏时期所得时说:“从所读的大藏经中,发现佛法...理论,到处都劝发修持,是重于实践的。还有读到《阿含经》与各部广律,有现实人间的亲切感、真实感,而不如部分的大乘经,表现于信仰与理想之中,这对于探求佛法的未来动向起着重要的作用。”由此可见,三年的阅藏,...

    菩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43239615.html